

关于举办湖北科技学院第11届大学生创新
创业大赛决赛的通知
各学院、各参赛团队:
为办好2020年湖北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为第7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储备优秀项目,拟于11月下旬举办湖北科技学院第11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将比赛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参赛项目
参加决赛评审的项目为2020年8月10日已经通过第6届“互联网+”大赛校级初赛选拔,经学校推荐参加第6届“互联网+”大赛省赛网评的项目(后附名单)。
如提交新项目参赛,需经所在学院和单位书面审核推荐,报校赛组委会和评审专家组审核通过,经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参赛。
二、赛制安排
1.评审要求
校赛组委会将于决赛前组织校外专家团队开展一轮项目评审,参加评审的项目需提交的材料为《商业计划书》、项目展示PPT。其他项目介绍支撑材料,如:视频资料、实物样品等可视情况自愿提交。项目材料评审规则参照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评审规则(后附)。材料提交邮箱:251144912@qq.com,截止时间为11月15日。
2.赛道设置
通过评审将选拔总共9个项目入围第11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比赛,其中主赛道(创意组、初创组、师生共创组)项目6个,红色之旅赛道项目3个。
3.奖项设置
决赛设主赛道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红色之旅赛道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项,详见校赛通知(湖科办发〔2020〕48 号)文件,同时通过赛前评审选出“优秀创意奖”项目21个。
三、其他事项
赛前评审结果公布时间为11月20日,决赛将于11月下旬择期举办,比赛场地为温泉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决赛现场比赛评委与赛前材料评审评委均为湖北省内知名创业专家。
创新创业学院 校赛组委会
2020年10月6日

附件1:
学校推荐参加省赛网评的项目名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姓名 |
参赛赛道 |
参赛组别 |
学院 |
1 |
桂花的综合开发利用——科技“点化”10亿元桂花产业“活色生香” |
李亮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核化 |
2 |
高校“文化基因注入”复活羊楼洞“万里茶道”产业 |
胡振华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公益组 |
经管 |
3 |
传承国医经典 助瑶健康脱贫 |
秦方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公益组 |
临床 |
4 |
Mind Farm——定义智能养殖农场 |
秦超 |
高教主赛道 |
初创组 |
电信 |
5 |
“医宝”家庭健康服务+社交电商平台开发及商业化 |
柯钦豪 |
高教主赛道 |
初创组 |
医工 |
6 |
基于大数据画像系统的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平台 |
陈鹏威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计科 |
7 |
基于体感温度的水温自适应花洒 |
何操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电信 |
8 |
“株山茗茶” |
全岐莹 |
高教主赛道 |
初创组 |
文传 |
9 |
智能城市防洪预警及决策仿真平台 |
丰宁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计科 |
10 |
胃益 |
王茜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护理 |
11 |
新型溶瘤病毒HSVALDH1/IL-12的产业化 |
王腾飞 |
高教主赛道 |
师生共创组 |
基础 |
12 |
“星火”传十年——守护留守儿童成长,引领支教模式创新 |
尔盼盼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公益组 |
核化 |
13 |
幼益 |
毛冬艳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教育 |
14 |
互联网“医”路相随你的视界 |
李静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五官 |
15 |
智能油烟处理与排放监测系统 |
邓勇峰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计科 |
16 |
“随识随递”智能快递 |
楼简丹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经管 |
17 |
基于蛋白桑产业链的桑安康商城设计与推广 |
李洋兵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医工 |
18 |
儿童口腔诊疗干预诱导与亲子护牙科普基地 |
郭怡嘉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公益组 |
五官 |
19 |
自主健身 居家抗“疫”APP |
帅龙祥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数统 |
20 |
X-Diagnostic产品“家-医”平台互联网项目 |
李灿灵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五官 |
21 |
英语“云课堂”—增智扶贫项目 |
邱心怡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公益组 |
外语 |
22 |
智能“家庭小医生” |
王丽佳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公益组 |
计科 |
23 |
Together海客 |
郭俊 |
高教主赛道 |
初创组 |
音乐 |
24 |
基于蓝牙5.1beacon新型精密室内定位技术的智能手环 |
陈伟东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电信 |
25 |
益点教育——大学生家教平台 |
徐辉翔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文传 |
26 |
随时牙e APP |
刘玉琴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五官 |
27 |
出摊啦—服务城市管理的专业APP |
罗嘉珩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文传 |
28 |
逸同舞蹈工作室创业项目 |
吴青青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音乐 |
29 |
愈心援心 |
尹珊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护理 |
30 |
AM包装设计工作室创业计划 |
杨鹏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商业组 |
艺术 |
31 |
佳药君APP——线上医药一体系平台 |
李凰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药学 |
32 |
NGU(never give up)运动软件 |
万唐忠强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体育 |
33 |
“番茄”研究所—校园共享自习室 |
周雅欣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外语 |
34 |
现代桂花盆景 |
安波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核化 |
35 |
基于微信的智慧讲台 |
高山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计科 |
36 |
3-6岁早期教育与家庭养育指导 |
黄柬婷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教育 |
附件2: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高教主赛道评审规则
一、高教主赛道创意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创新性 |
1.具有原始创新或技术突破,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 2.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工艺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 |
30 |
团队情况 |
1.团队成员的教育、实践、工作背景、创新能力、价值观念、分工协作和能力互补情况。 2.团队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性情况。 3.创业顾问、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项目关系的情况。 |
25 |
商业性 |
1.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项目已具备盈利能力或具有较好的盈利潜力。 2.项目在商业机会识别与利用、产品或服务设计、技术基础、竞争与合作、资金及人员计划,以及在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实施的可行性。 3.对行业、市场、技术等方面有详实调研,并形成可靠的一手材料,强调实地调查和实践检验。 4.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及市场前景;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财务管理(筹资、投资、营运资金、利润分配等)方面的合理性。 5.项目对相关产业升级或颠覆的情况;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情况。 |
20 |
带动就业 |
1.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2.项目间接带动就业的能力和规模。 |
15 |
引领教育 |
1.项目充分体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体现团队成员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和相关创新创业活动中的转化与应用。 2.突出大赛的育人本质,充分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
10 |
二、高教主赛道初创组、成长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商业性 |
1.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产品或服务成熟度及市场认可度。 2.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合同订单)现状、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用户)情况、税收上缴、投入与产出比等情况。 3.成长性方面,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持续快速成长。 4.现金流及融资方面,关注项目已获外部投资情况、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现金流情况、企业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是否合理。 5.项目对相关产业升级或颠覆的情况;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情况。 |
30 |
团队情况 |
1.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创新能力、价值观念、分工协作和能力互补情况,重点考察成员的投入程度。 2.团队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性情况。 3.创业顾问、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项目关系的情况。 |
25 |
创新性 |
1.具有原始创新或技术突破,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 2.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工艺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 |
20 |
带动就业 |
1.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2.项目间接带动就业的能力和规模。 |
15 |
引领教育 |
1.项目充分体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体现团队成员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和相关创新创业活动中的转化与应用。 2.突出大赛的育人本质,充分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
10 |
三、高教主赛道师生共创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商业性 (未注册公司) |
1.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项目已具备盈利能力或具有较好的盈利潜力。 2.项目在商业机会识别与利用、产品或服务设计、技术基础、竞争与合作、资金及人员计划,以及在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实施的可行性。 3.对行业、市场、技术等方面有详实调研,并形成可靠的一手材料,强调实地调查和实践检验。 4.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及市场前景;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财务管理(筹资、投资、营运资金、利润分配等)方面的合理性。 5.项目对相关产业升级或颠覆的情况;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情况。 |
30 |
商业性(已注册公司) |
1.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产品或服务成熟度及市场认可度。 2.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合同订单)现状、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用户)情况、税收上缴、投入与产出比等情况。 3.成长性方面,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持续快速成长。 4.现金流及融资方面,关注项目已获外部投资情况、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现金流情况、企业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是否合理。 5.项目对相关产业升级或颠覆的情况;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情况。 |
30 |
团队情况 |
1.团队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创新能力、价值观念、分工协作和能力互补情况,重点考察师生分工协作、利益分配情况及合作关系稳定程度。 2.项目的组织构架、股权结构、人员配置以及激励制度合理性情况。 3.创业顾问、投资人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项目关系的情况。 |
25 |
创新性 |
1.具有原始创新或技术突破,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创新奖励、行业认可等)。 2.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工艺流程、应用场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创新。 |
20 |
带动就业 |
1.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2.项目间接带动就业的能力和规模。 |
15 |
引领教育 |
1.项目充分体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体现团队成员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和相关创新创业活动中的转化与应用。 2.突出大赛的育人本质,充分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
10 |
红旅赛道评审规则
一、红旅赛道公益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项目团队 |
1.团队成员的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奉献意愿和价值观与项目需求相匹配。 2.团队的组织架构与分工协作合理。 3.团队权益结构或公司股权结构合理。 4.团队的延续性或接替性。 |
20 |
公益性 |
1.项目以社会价值为导向,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不以营利为目的,有可预见的公益成果,公益受众的覆盖面广。 2.在公益服务领域有良好产品或服务模式。 |
20 |
实效性 |
1.项目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等社会问题的贡献度。 2.在引入社会资源方面对农村组织和农民增收、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等的效果。 3.项目对促进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效果。 |
20 |
创新性 |
1.鼓励技术或服务创新、引入或运用新技术,鼓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2.鼓励组织模式创新或进行资源整合。 |
20 |
可持续性 |
1.项目的持续生存能力。 2.创新研发、生产销售、资源整合等持续运营能力。 3.项目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具有示范效应等。 |
10 |
引领教育 |
1.项目充分体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体现团队成员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和相关创新创业活动中的转化与应用。 2.突出大赛的育人本质,充分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
10 |
必要条件 |
参加由学校、省市或全国组织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符合公益性要求。 |
二、红旅赛道商业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项目团队 |
1.团队成员的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奉献意愿和价值观与项目需求相匹配。 2.团队的组织架构与分工协作合理。 3.团队权益结构或公司股权结构合理。 |
20 |
实效性 |
1.项目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产品或服务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等社会问题的贡献度。 2.在引入社会资源方面对农村组织和农民增收、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 3.项目对促进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效果。 4.项目的成长性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 |
20 |
创新性 |
1.鼓励技术或服务创新、引入或运用新技术,鼓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2.鼓励在生产、服务、营销等方面创新。 3.鼓励组织模式创新或进行资源整合。 |
20 |
可持续性 |
1.项目的持续生存能力。 2.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适度融合。 3.创新研发、生产销售、资源整合等持续运营能力。 4.项目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具有示范效应。 |
15 |
带动就业 |
1.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2.项目间接带动就业的能力和规模。 |
15 |
引领教育 |
1.项目充分体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体现团队成员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和相关创新创业活动中的转化与应用。 2.突出大赛的育人本质,充分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
10 |
必要条件 |
参加由学校、省市或全国组织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